第1集 吉隆坡老街区(上篇)
播映时间:04/11/2012 9pm Astro AEC (301)
19世纪末,华人大举下南洋,从中国飘洋过海,选择到马来西亚开辟立业。马来西亚各城镇的老街,成为了先辈其中一个最初落脚的地方。他们在老街上从事商业活动,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,也遗留下许多华人的传统文化。来到21世纪,我国各州属内的许多上百年的老街仍然活跃,每天依然在进行着商业买卖,聚集了许多生活和工作的华人。
第一集的《老街故事》,将从吉隆坡出发,展开一场老街巡礼,透过走进吉隆坡茨厂街的老街区、李霖泰菜市场、中华巷、苏丹街、鬼仔巷和陈秀莲路,寻找老乡里的生活故事,品尝吉隆坡人熟悉的老味道。
吉隆坡的由来,和甲必丹叶亚来有着很大的关系。19世纪中叶,叶亚来带领南来的先辈前来吉隆坡开发锡矿,为吉隆坡的发展奠下了基础,让吉隆坡赢得"世界锡都"的美誉。1880年,叶亚来在现今的茨厂街开设木薯加工厂,由于吉隆坡华人以广东人占最多,木薯在粤语的发音是"茨",于是吉隆坡人就把这条街称作"茨厂街"。
在这一集的《老街故事》,我们来到茨厂街上的一间老字号--金莲记美食馆,聆听在这里已生活了半辈子的老板李庆进先生的故事,分享他对老街的怀念;创办至今已有70年历史的"冠记",坐落在茨厂街老街区的思士街,老板李民生是这家老字号的第二代接班人,透过李先生的解说,我们看见了旧时候思士街的繁华;除此,我们也走进老街上的一间传统肉干行,重温当年生活在老街上的妈姐的生活故事。
李霖泰菜市场,是吉隆坡最老的菜市场之一,装载了许多老吉隆坡的共同记忆。透过菜市场内的鱼贩卢国光先生和香烛店经营者容振鸿的叙述,从两者的惋惜声中,我们读到了菜市场以往的热闹和顾客群的转变。
中华戏院是茨厂街的重要地标之一,也是许多老一辈人的娱乐场所,与之隔邻的中华巷,成了这些老一辈人看戏后必光顾的美食天堂。在中华巷里,我们寻访了一家猪肠粉小吃档,透过老板尹女士,见证了中华巷数十年间的演变。
广汇丰茶行是苏丹街上已经营了80余年的老字号。透过第四代掌舵人刘俊光先生的述说,我们知道了当年他曾祖父的创业故事,以及昔日采矿工人的生活,从中回顾吉隆坡锡矿业的荣景。
鬼仔巷是吉隆坡老街区其中一条已有80年历史的小巷。在一排二战前的老房子间,我们找到了自小在这里长大的何九先生,与我们分享了鬼仔巷里的有趣故事;也走访了文化街体育会,听一群老街坊述说他们的童年往事,感受到当年巷弄间浓厚的人情味。
陈秀连路距离吉隆坡约5公里,是闻名的的机械铁工厂区。1880年,我国华裔侨领陈秀连,在此创办第一家华人机械铁厂,提供采矿所需的机器,促使吉隆坡铁器工业日渐兴盛,后英殖民政府将此地辟为机械工业区,并以陈秀连之名为路名。在这里,我们有幸遇见了几位心系于此的老街坊,从他们的故事里,隐约见到了陈秀连路过往的模样与兴衰演变。
百年来,老街与马来西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并肩而行,在老街上努力生活的几代华人,为老街谱写了许多珍贵的事迹,推动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。在这一集的《老街故事》,透过寻访这群努力活着的老街坊,冀望能从这些未被遗忘的故事里,录取老街里最真实的生活故事。 |